穿上漆-不可或缺的保護與裝飾

穿上漆-不可或缺的保護與裝飾

「髹漆」是為木製家具上最後一層保護膜的工序,防塵耐腐的同時,漆面光澤也為木製家具增添另一種視覺美感,並因應不同時代審美需求,分有干漆、生漆、化學漆等不同質感的選擇。而在大溪,一件訂製家具會在木作、鑿花或螺鈿等裝飾完成,並給客人看過未上漆的「白身」,確認木質用料後,才送到髹漆師傅的工作室進行漆塗。這項兼具保護與裝飾效果的工藝,與大溪歷史悠久的木藝文化相輔相成、發展至今。

《補充》
1.「漆」的字源是「桼」,像一棵樹上有汁液滴下,取切割樹木流出汁液的象形。
2. 以漆塗物,稱為「髹」。

劉阿德師傅 〔本圖取自 漆在大溪-大溪漆職人影片〕

劉阿德 師傅

    1949 年出生於桃園大園的髹漆師傅劉阿德,約是16 歲開始在當地學習髹漆技術;1966 年出師後,先後在新莊、北投、樹林、楊梅等地工作。據劉阿德所說,當時的傳統家具多以干漆塗裝為主流,直到約1970 年代,為因應外銷日本的需求,才開始有師傅學習日式的生漆塗裝,如他就是在北投工作時期才修習生漆技術。  

      他進一步解釋,干漆與生漆所使用的漆料,都源自天然漆樹的汁液,均是「天然漆」,與合成的「化學漆」不同。而干漆加入煮過的桐油,因此又相對於生漆而言,被稱為「熟漆」,兩者的加工、塗裝方式、以及呈現的效果都有差異。干漆更加耐損,除了顏色覆蓋力好,還能添加色粉調色,曾經「紅木」家具特別流行的時期,偏紅的干漆刷塗是許多人的首選。生漆則色澤溫潤,能保留木料原本的紋路。

    1979 年,劉阿德定居大溪,有了自己的工作室與師傅,並與老城區多間木器行合作,他回憶,1980 年代生意最興盛時,工作間裡全是等待塗裝、一張張疊起的神桌或家具,高度直達天花板。雖然目前天然漆塗裝已逐漸被更便利的化學漆取代,但劉阿德仍會偶爾接接老客戶的訂單,或參與髹漆傳承的相關計畫,讓這門手藝能在大溪保留星點火光。

《補充》
「干漆」是台灣對生漆混合桐油的塗裝名詞,有學者認為這是生漆塗裝的台灣說法。

髹漆快問快答


俗話說:「漆會咬人」,是什麼意思?

因為天然漆含有漆酚,容易引起部分人紅腫過敏,又稱「咬手」,故有此俗語。


傳統干漆有哪些優點?

很多人不知道,但干漆除了防塵耐磨損外,還有一定程度的耐高溫效果!


髹漆工作需要在潮濕的環境中進行嗎?

「天然漆」塗裝最適合的濕度是75% 至80% 間。因此濕度計與加濕工具是漆間必備 也可以準備一臺小瓦斯爐,燒熱水以增添水氣。


「化學漆」也需要一定的濕度嗎?

與需要足夠濕度刷起來才平整有光澤的天然漆相比,現在較多人使用的「化學漆」剛好相反,環境越乾燥成品越好。


干漆與生漆的塗裝流程有什麼差別?

答1 干漆需要準備硬毛刷與牛角片,執行「三道漆」程序,第一道刷漆後,以牛角片推平刷痕的動作尤其重要,後兩道漆完成後,則要以砂紙沾水仔細打磨至光亮平整。

答2 生漆在上漆前要先以漆料調石膏「批土」,也就是填補木料的毛細孔,接著重複五次至六次「以棉絲線團沾生漆揉擦,再用砂紙推磨」的步驟,漆面力求均勻薄透。

吳義文師傅 〔本圖取自 漆在大溪-大溪漆職人影片〕

吳義文師傅
本篇文章為臺中市豐原區公所‧人文課發布

      吳師傅的生漆家具加工工序大致可分為補土、研磨、染水色、做漆、研磨、擦拭生漆等步驟,其中研磨是極為重要的工序,也是最辛苦的過程。白身來時,第一個步驟要用生漆加生石膏來補土,乾後,用240號砂紙乾磨土,磨乾淨到平整見木胎底,最後擦生漆時才不會造成家具反黑,影響美觀。而傳統手工家具有許多細膩的轉折、雕刻等部份,是無法用氣動機械來協助研磨的,這時就必須搭配自製的工具,慢慢手工細磨,避免刮傷家具,也讓整個轉折、雕花更為順暢,這就是講究的部份與馬虎不得的工夫。接著,依照客戶需求保留本色(木頭原色),或是用噴槍染成紅木色、紫檀色等,家具整體顏色會較為一致、美觀。染過水色後,使用香蕉水加硬化劑,塗佈在家具上,以達到填補木頭毛細孔、避免反黑,與保護木頭不易開裂。乾燥後,用400至500號的砂紙磨平,再用專磨硬化劑的1200號鐵絲絨細磨。最後,因生漆無法用噴槍噴,故必須將生漆用絲襪過濾後,直接手工用棉紗沾取生漆後,反覆擦拭在家具表面,因生漆乾燥的特殊性質,故1天最多僅能擦拭1次,總共要重複至少3至4次,才能完成。

      若家具送到工作室時已經有上漆,就需先將表面磨除,才能開始補土、上漆。如是有裂痕、缺損等需要修理的家具,吳師傅也會請長期配合的木工師傅來先做處理。

      吳義文師傅說:「生漆家具的質感美,材料好,是內行人的首選,可惜一般客人不懂木頭跟生漆。生漆加工的家具,表面質感與光澤在視覺上是溫潤、自然滑順的;如果是化學噴漆的,家具表面可能會有像橘子皮的顆粒感,或者是有很明顯的厚度及過於光亮的視覺感,因兩者的加工程序與成本有著很大的差異。」

      因吳師傅早期在台北、桃園、新竹等地的產業經驗,我們也把握機會,向吳師傅請教生漆家具的繁榮與轉變,師傅感嘆:「這個產業現在沒落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