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知識/與製材相關的幾種知識

與製材相關的幾種知識

樹木從林場運送下來,製材廠的師傅是如何依外型挑選樹木來製材? 一起來看看一些與製材相關的小知識吧~

生長在山區的樹木,會依生長的環境及坡度而有所不同,樹木生長的狀況,也影響了製材的成材率,如何能從外型挑選到需要、適合的木材,常常是製材廠能不能獲利的關鍵。

山谷的樹木-均勻圓形
山谷的樹木因養分豐富、樹幹筆直均勻,製材質量最佳,乾燥後不易龜裂,適用範圍廣泛。

山腰的樹木-偏斜橢圓形
山腰的樹木製材良率次之,適合作為家具材料。因光照與受風面等原因影響,木心會「偏心」。
*木心的偏心,也受坡度影響很大,針葉樹的狀況是向著谷底年輪較寬,闊葉樹是向著山頂的方向較寬。

山頂的樹木-不規則楊桃形
山頂的樹木質地較硬、木紋不均,乾燥後容易變形或產生裂痕,需要在製材時多費功夫。

「心材」指木頭中心區塊,顏色較深;「白標」又稱為「白邊」、「邊材」,是心材與樹皮中間顏色較淺的部分,隨樹齡越久,白標會慢慢轉變為心材。一般來說,心材因防腐與耐用程度都高於白標,因此製材時多會取用心材而捨棄白標。但並非所有的樹種都有明顯的心材與白標區分,如肖楠、紅豆杉等有較明顯的分界,楊樹、冷杉則沒有。又例如柳安木,因其空心的特質,會取白標為材,因此具體製材方式還是要依樹種特性而定。

木材小知識補充

木材橫切面構造:
在樹幹的最外側為樹皮(Bark),其內側為木材(Wood),中心部有髓心(Pith)。在樹皮與木材之間有以肉眼看不出之形成層(Cambium)。形成層向外形成韌皮部(Phloem),向內形成木質部(木材)。在橫切面上以髓心為中心,輻射狀所產生之許多線稱為木質線(ray)。又有許多木材之橫切面上,在外周圍部分之年輪(growth ring)層較淡色稱為邊材(Sapwood),而在中心部分為較濃厚顏色則稱為心材(Heartwood)。
心材(Heartwood):邊材隨著生長逐漸被樹脂、樹膠和其他物質堵塞後變成(死細胞),具有支撐樹木的功能。 邊材(Sapwood):樹木木材具活性的部分(活細胞),將水和礦物質從根部傳導到葉子,也儲存養分並幫助支撐樹木。
髓心(Pith):一個小的、通常是漿狀的核心,沿著樹幹的中心延伸。
木質線( ray):通過木材橫向輸送養分,同時也儲存養分。
樹皮(Bark):使樹木免受極端溫度影響,防止邊材和韌皮部乾燥。
韌皮部(Phloem):像海綿狀的薄層,具有管道,可將溶解的糖類和生長激素從葉子輸送到樹的其他部分。
形成層(Cambium):很薄的生殖層,可生成新組織,向外形成韌皮部,向內形成邊材,增加樹木的周長。 年輪(growth ring):分為由早材(春材)或晚材(秋材)的形成的同心環,一圈為一個生長季節增加到樹木直徑的木材量。(一圈早材加一圈晚材為一年的生長量,所以又稱年輪)
◆ 右圖取自
LIVEJOURNAL  https://alternative11.livejournal.com/photo/album/587/?mode=view&id=15942&page=3

參考資料:
◆木博館出版品「一本大溪」12期「製材」特輯(2019.01) 第6、7頁,更多內容請至
https://ebook.tycg.gov.tw/book/content.php?id=368下載。
◆根源 
https://www.twbwood.com/press/master-three-sections-of-wood
◆LIVEJOURNAL  https://alternative11.livejournal.com/photo/album/587/?mode=view&id=15942&page=3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