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板材
木材是從一片叫做森林的田地裡採伐的。
樹木長大成可使用的木材,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合理有效的利用木材是重要的,也是對環境的尊重。
樹木變成木材的過程
一棵樹,從最上端充滿枝葉的小徑木,到底部的大徑木,依其尺寸及特性,搭配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將木材製成各種適合建築或家具的材料。讓我們來看看樹的每一部分在變成木頭之前的加工過程。
木料依照不同的裁切及製作方式,可以創造出多種不同的板材,每種板材又因各自不同的特性有不同用途。

原木板
原木板
是原木剖片後的板料,有自然優美的木紋紋理及顏色,但如果保存不當較易變形、開裂。較大板料經常被用來搭配居家風格做成原木桌。

實木拼板
實木拼板
則尺寸較小的木料經由挑選、裁切、拼接、膠合而成,依板料的尺寸也可分直拼板、指拼板或集成板,實木拼板有著原木的紋理和特性,比大面積的原木板容易取得,較原木穩定,現有許多高級家具都是選用實木拼板製作而成。

木芯板
木芯板
木芯板分為三層,上下兩層為薄木片,中間則以實木條拼貼而成,做成裸板/素板後可直接使用,也經常在表面做貼皮加工,例如實木皮、美耐皿、PVC皮等、或直接上漆。常見用於櫥櫃家具、大面積桌面或木工於裝潢現場施工。
木纖板類
將木頭刨削成不同長度、寬度的纖維,依照破碎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長纖木絲、木片、木屑,以及更細碎的木粒片,再和有膠結功能的材料結合後,再進行壓製、乾燥就成為「木纖板」。以下介紹塑合板、密迪板及OSB板。

粒片板
塑合板(MFC)
又稱粒片板,塑合板是將木材打碎成2~3cm的顆粒,以樹脂膠結,高溫壓製而成。製成裸板/素板後,兩面通常會再貼美耐皿紙。塑合板表面平整、價格低廉,大部分用在系統家具上,常稱為系統板材。

密迪板
密迪板(MDF)
又稱密集板、纖維板,做法和塑合板類似,但使用的是比木屑更細碎的木料粉末,加膠合劑混合、高溫壓製而成。表面質地比塑合板更細緻均勻,可分為中密度(MDF)和高密度(HDF)。密迪板製成素板後大多也會貼皮處理。缺點是不防潮、不耐重、易變形、保釘力差、易發霉。
OSB板
又稱定向纖維板、定向粒片板、定向結構板,台灣從前俗稱甘蔗板。將木材切碎後,將木碎屑交錯疊合,再經高溫壓製而成。木碎屑經水平、垂直交疊有效加強了板材的緊密度,同時也形塑出特殊紋理。常見用於結構基礎板材、牆面裝飾等。

合板/ 夾板
合板/ 夾板
夾板是將木材切削成薄木片,依照紋理方向直向、橫向交錯交疊,用黏著劑黏合、壓製而成。依需求厚度由3mm-24mm都有。常見用於快速裝潢隔間、櫥櫃背面等,表面依需求也會做貼皮處理。
美耐板(HPL)
美耐板是以含浸過特殊樹脂的裝飾的色紙與牛皮紙層層排疊,再經由高溫高壓壓製而成。廣泛應用於門面、檯面、系統家具、商業空間表面裝飾等。
參考資料: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