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2020木藝教育交流會教學實作工作坊

12月5日的木藝教育交流會活動中,針對不同的教學情境,特別在下午規劃了三場工作坊活動。
主要是教學的啟發與討論。分別是

A-小刀工作坊

由慈心華德福 黃瑞誠老師教學,與參與工作坊學員分享在國小階段的小刀教學技巧,除了介紹幾種不同刀型安全操作方式外,並透過實作,一步一步帶學員如何安全的使用小刀。而在學員漸入佳境後,開始接說不同刀法操作及使用,例如推刀法,須將手臂夾在身體2側,慣用手握住刀柄,另一手握材料,並將拇指放在刀背上輕推,這樣可以很穩定且縮小刀切出的範圍,不僅讓別人安全,自己也不容易受傷。

B-木梳工作坊

由雲林縣斗六國中科技中心主任 林平勺老師教學,分享在國中階段,如何整合多種工具操作的教案設計。

這個課程結合了很多國中生科會使用到的工具,結合設計規劃,從材料端即開始思考。學校端通常在材料的採購上經費很有限,一般生科課購買到的木料都經過基本刨削,表面平整易操作,但因為整理端花費較多功夫,所以往往不易用便宜的價格購得好的材料,而毛料則是容易購買的便宜木料,這個教案的設計將如何使用毛料都思考進去,因教案進行時包含了木梳與木紋方向關係的說明、梳子功能的設計,並在過程中透過鋸切及鑿刀使用將毛料處理成較為細緻的木料而解決了毛料處理不便的困難,並讓大家知道如何安全的操作鑿刀及銼刀的使用技巧。

C-木筷工作坊

由宜蘭縣成功國小科技中心主任-詹勝凱老師教學,分享國小到國中的木藝教學輔具設計,本次工作坊則以刨筷治具設計為例。刨筷治具的設計到了今年已經發展到第6版本,從一開始很單純的卡住木條刨成筷子,到後來如何設計思考加入卡槽及斜度、取筷便利孔、刨刀導引等功能。並以設計思考最愛的便利貼,讓參與學員練習治具設計的思考。木頭食器在使用上,大部分人的疑慮就是發霉的問題,尤其是台灣的氣候潮濕多雨,經常使用及定期幫木食器上蠟上油保養是很重要的工序喔~所以課程的最後,老師還加入了一個小巧思,用生活中易購買、常食用的核桃,用紗布包住壓碎後,紗布會將榨出的核桃油吸住,再用紗布將核桃油用來保養刨好的筷子,真是一個完整且充滿生活感的課程啊~

余成益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專管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