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協義社 六角神轎修繕 傳習學堂招生報名

34837444_1024783761023854_852758648449925120_o
一、背景說明
大溪「迎六月廿四」為桃園市定無形文化資產,為使此民俗盛事熱鬧、顯現各家社頭之信仰本心與特色,大溪各社頭皆有「鎮社神轎」。各頂神轎深入街弄、鄉間、古道,記錄著年年「迎六月廿四」的出陣過程,是社頭成員齊心護持、共願傳承的珍貴文物。然在長年使用、修復與保存觀念知識未系統化與普及之背景下,不少神轎及其他遶境木質器物於經年累月使用後,具程度不一的局部壞損,故有修繕、保養等相關知識、技術的學習需求。
為推廣文物保存修護知識,使大溪木工藝齊心協力,參與社頭木作文物的修復工作,並促成技藝傳承的良好循環,此次以協義社的六角神轎修繕為契機,推動修繕傳習學堂。二、課程目標
本次神轎修繕以「可繼續出陣使用」為目標,結合專業技術授課與實務操作內容,具體以木工實作及器物修繕概念為課程設計方向,另期在課程中達到以下目標:(一) 宣導源自於工藝技術、日常使用、維護三者間互動的文物保存價值,推廣文物保存修繕概念。
(二) 鼓勵社頭成員、木藝師傅共同投入大溪木工技藝之傳習,提升大溪木器產業,鼓勵地方投入相關領域傳習推廣。
(三) 記錄課程操作過程與成果、匠師與學員間的互動,作為日後社頭文物面臨保存與研議汰舊換新時的參考重點、豐富社頭文化內容。三、辦理方式
(一) 課程規劃:共五堂課(每次分成上午時段9:30-12:00;下午時段13:00-16:30),上課時數總計30小時。
(二) 上課地點:大溪區(詳細地址視每次授課匠師的工作地點決定)
(三) 授課師資:木藝師傅林宜順、鑿花師傅徐國華、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教師姚伯勳。

(四)授課內容
(五)招生對象及名額
1. 有志學習木藝相關技術、木藝從業者、社頭成員,或對文物保存傳習工作具熱忱者。
2. 報名學員須具備課程中任一週課程內容之木工基礎技術或經驗,符合上述資格者,優先錄取。
3. 考量授課場地及品質,正取6人、備取3人。
4. 本案由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計畫─文化資產修復技術傳承教育計畫」全額補助(含講師費、便當費、保險等),錄取學員須繳納新臺幣1,000元保證金,於全程參與課程後退回,因課程進度連貫且相互銜接,敬請評估可否配合。(六)主辦單位: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生態博物館
承辦單位:游觀創意策略有限公司—–錄取名單將於10/25公布於木博館官網及FB,另將致電通知—–

余成益

台灣工藝美術學校專管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